7月25日上午,在潍坊安丘市兴安街道陌上田园家庭农场电商直播基地,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带货。虽然,目前是朱顶红销售的淡季,但随着直播人员的上线,陌上田园家庭农场销售的朱顶红种球等产品很快就销售一空,并占据了抖音平台花卉绿植榜单前十,月榜更能达到第四名。
有着花大色艳、养护简易等优点,朱顶红近两年一跃成为国内花卉市场上的“新星”。为此,今年以来,安丘市兴安街道瞅准这一赛道,加快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建设,高位谋划、创新实干,依托陌上田园家庭农场,推出“农场出资+农户代种+保底收购”的特色花卉种植新模式,引导村民通过种植特色花卉增收,走出了一条缤纷“花路”。
在安丘市兴安街道南十里村的特色花卉种植大棚里,“你看这土偏湿,水肥有点多了,徒长叶子不长球,眼下这个季节,要多注意种球的温湿度。”陌上田园家庭农场的技术员梁凤龙正逐棚查看朱顶红的生长状况,手把手教授种植技巧。村党支部书记王建臣带着大家边学边记,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期待。
“这种新模式好,今年我们村里8个大棚签约种植了特色花卉,还没下苗,我们就拿到了60多万的种植收益!全程还有农场出资提供的种苗、水肥和技术指导,我们只管按标准种植,到期后农场100%保底收购,风险小,收益稳定。”王建臣说。
目前,该街道通过创新花卉产业联农带农模式,培育出一批以发展花卉产业为主,懂种植、懂技术、懂销售的花农30多户,种植花卉120余亩,户均年增收19万元以上。农场通过布局线上“抖音+直播”销售模式,实现年销售额7000万元以上,培育127个花卉新品种正申请知识产权保护。
农场全程垫资,种植户零压力
“以前村民们想搞特色种植,最愁的是没有本钱,最怕的担着风险,现在我们农场全资垫付种植成本,成熟后保底价收购,为村民兜底,花农们只需要一门心思种好花,其他的都不用操心!”陌上田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郭凯介绍道。
据郭凯介绍,“为着力解决村民品种选择难、种植技术低、市场风险预判不强等问题,农场发挥自身种植体量优势,建立多个优选试种地块,筛选了‘朱顶红’‘鸢尾’等5个最适合本土种植、市场需求大、效益高的品种,为签约农户统一提供优质种苗,并全部承担化肥、农药等农资成本,从源头破解农户“没钱种、不敢种”的困境。”今年以来,农场已为28户合作农户累计垫付农资费用近500万元。
技术员全程指导,保障品质稳定
“只要全程按照规范流程来种植,就能保证成品率在95%以上。”农场技术员梁凤龙边指导农户疏叶控温边介绍道。
为解决花卉种植技术关,农场通过“请进来+走出去”两种方式培养本土花卉“土专家”。一方面定期组织签约花农到农场育种基地开展现场授课,邀请花卉专家开展花卉良种繁育、病虫害防控、水肥精准管理等专项培训;另一方面农场派驻技术人员包靠农户,从种苗培育到花期管理全程跟踪指导,建立规范种植流程台账,手把手教会农户精细种植管理。
今年以来,开展精细种植专项培训3场次;派驻12名技术人员包靠农户提供技术服务;培养花卉种植能手50余名。
街道积极协调,促进三方共赢
“陌上田园家庭农场主要有两大亮点,一是农户在种植前收益先到账,让农民吃上‘定心丸’,二是只要品质达标,农场就100%保底收购,不愁卖不出去!”安丘市兴安街道农综中心主任王军营说。
通过与农场合作种植,农户由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变为“地租收入+种植收入”双增收,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,同时,村集体通过将空闲土地建设温室大棚,实现了利用闲置、低效资产增收,真正走出了一条农场盈利、农户增收、集体壮大的“三方共赢”的发展之路。
目前,农场有20余名村民长年在农场育种基地上班,每月固定工资4000元以上;农户通过“地租收入+种植收入”每亩可获4万元以上收入,村集体流转土地每亩每年有1500元的收益。
下步,安丘市兴安街道将持续发力壮大特色富民产业,全力支持和培育陌上田园家庭农场、悠然农场、德力生态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力争三年内实现覆盖街道半数以上村居。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联结农户、发展产业、壮大集体经济方面的关键作用,让这些充满活力的“共富细胞”成为驱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,持续绘就农业强、农民富、乡村美的兴安画卷。